首页 资讯 正文

人民日报关注吉林通化县一二三产融合发展

体育正文 154 0

人民日报关注吉林通化县一二三产融合发展

人民日报关注吉林通化县一二三产融合发展

种了30多年参,“老把式”杜田军没承想,不出家门也(yě)能“巡山(xúnshān)”。

“以前巡山,每年得走坏好几双(hǎojǐshuāng)鞋。”杜田军轻点手机,5公里外的人参(rénshēn)地情况一目了然,就连人参的茎秆都清晰可见。

“不光能远程监控,地里配置的集成传感器,还可以分析土壤、空气等情况,便于人参(rénshēn)标准化种植管护。”吉林省通化县人参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(zhǔrèn)王猛介绍,去年底,通化县启动人参种植基地电子围栏建设(jiànshè),完善部分人参地网络通信、电力等基础设施(jīchǔshèshī)。

今年2月,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(qiángdiào):“要统筹谋划城乡空间布局、产业发展、公共服务、基础设施建设,推动兴业(xīngyè)、强县、富民一体发展,促进城乡共同(gòngtóng)繁荣。”

通化县地处长白山脉(chángbáishānmài),林海茫茫,适宜种植(zhòngzhí)人参。近年来,通化县因地制宜,大力(dàlì)构建人参种植、加工、销售全链条体系,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,有效助推城乡一体发展。

筑牢(zhùláo)根基,促进人参种植提质增量。

好林、好种(hǎozhǒng),育好参——这是杜田军的经验。

育好林,通化县对宜参林地全面普查,限定核心(héxīn)产区,合理利用资源,提升好林标准,实现产业(chǎnyè)可持续发展。

选好种,通化县开展林下山参种质资源“护育繁推”工作,高规格建设林下山参种苗(zhǒngmiáo)护育及(jí)保护基地,推进人参标准化种植。

“吃(chī)干榨净”,精深加工释放增值潜力。

粉碎、磨浆、提纯、冷冻……在吉林鑫业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车间(chējiān),一株株林下山参加工成人参冻干(dònggàn)片产品。

“过去做(zuò)人参切片,技术含量低。转型升级(shēngjí),咱从粗加工迈向‘精细活’。”企业负责人张家秋说。

从卖原料到卖产品,通化县引入科研团队、培育龙头企业(qǐyè),推进人参产业延链增效。目前(mùqián),全县(quánxiàn)人参加工企业达1100余家,开发出人参药品、饮品、保健品、化妆品、食品五大系列人参精深加工(shēnjiāgōng)产品600余种。

强化市场监管,加强标准建设,积极提升人参(rénshēn)品牌价值。

“每株林下山参(shāncān)都有自己的‘身份证’!”在位于通化快大人参产业园的一家店铺,店主张传花拿起一株包装好的人参,“按品(pǐn)类、年份、品相等不同(bùtóng),明码标价。”

近年来,通化县持续(chíxù)加大市场监管和诚信体系建设力度,强化全(quán)流程监管,加强质量检验检测,推进“一参一码(yīmǎ)”,不断提升人参品牌价值。

2024年,通化县人参全(quán)产业链总产值(zǒngchǎnzhí)为150.27亿元,同比增长126%。

“我们将锚定人参(rénshēn)产业(chǎnyè)‘一产增量、二产增质、三产扩销’的目标,促进产业标准化、规范化、体系化发展,以人参产业推动兴业、强县、富民一体发展。”通化县委书记丁德贵表示(biǎoshì)。

人民日报关注吉林通化县一二三产融合发展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